从蒸煮压泥到薯泥饼干坯料的工序及设备详解
当软糯的薯泥摇身一变,成为饼干坯料的 “主角”,这背后藏着一连串精巧的工序和各司其职的设备。从土豆蒸煮、压泥到混合调配、成型,每一步都像一场精心编排的 “舞蹈”,设备们默契配合,才能让薯泥顺利变身饼干坯料。今天就带大家走进这个奇妙的 “变身车间”,看看究竟要经过多少道工序,又有哪些设备在其中 “大显神通”。
第一步:蒸煮土豆 —— 让土豆 “变软糯”
- 清洗去皮后的土豆入锅
经过清洗脱皮一体机处理的土豆,已经干干净净、“光溜溜” 的了。接下来,它们要进入蒸煮设备,接受高温 “洗礼”。蒸煮是让土豆变软糯的关键一步,只有充分熟透,才能压出细腻的薯泥。
- 常用蒸煮设备:蒸汽夹层锅和连续蒸煮机
蒸汽夹层锅就像一口超大号的 “高压锅”,锅体夹层里通入蒸汽,通过热传递把土豆煮熟。它的容量可大可小,小的一次能煮 50 公斤土豆,大的能煮 500 公斤。操作起来很方便,设定好温度(一般 100℃左右)和时间(20-30 分钟),到点后打开出料口,熟透的土豆就 “滚” 出来了。这种设备适合中小规模生产,灵活又实用。
连续蒸煮机则是大规模生产的 “得力干将”。它像一条长长的 “隧道”,土豆通过输送带连续进入,在 “隧道” 里被蒸汽包围,一边前进一边被煮熟。每小时能处理 1000-3000 公斤土豆,效率超高。而且蒸煮时间能精准控制,保证每一颗土豆都熟透且不烂糊,出来的土豆软硬均匀,特别适合后续压泥。
第二步:压泥处理 —— 把土豆变成 “细腻泥”
- 煮好的土豆降温去水
刚煮好的土豆热气腾腾,还带着不少水分,直接压泥容易结块。所以要先放在冷却输送带上 “吹吹风”,降温到 60℃左右,同时沥掉多余的水分。这样压出来的薯泥干湿适中,更利于后续加工。
- 压泥设备:土豆压泥机和胶体磨
土豆压泥机就像一个 “巨型擀面杖”,通过两个相向旋转的不锈钢辊轴,把土豆碾成泥。辊轴之间的间隙可以调节,间隙小一点,压出来的薯泥就更细腻。它的处理量每小时能达到 500-2000 公斤,压出来的薯泥没有大颗粒,口感顺滑。
如果想让薯泥更细腻,还可以用胶体磨 “再加工” 一下。胶体磨的两个磨盘高速旋转,间距小到只有几微米,能把薯泥里的细小颗粒进一步磨碎,让薯泥达到 “丝滑” 状态。不过这一步不是必需的,根据饼干的口感要求来选择就行。比如做口感细腻的薯泥饼干,就可以加一道胶体磨处理;要是喜欢带点颗粒感的,用土豆压泥机就够了。
第三步:调配混合 —— 给薯泥 “加配料”
- 薯泥与其他原料混合
光有薯泥可做不成饼干坯料,还得加入面粉、白糖、黄油、鸡蛋等配料。这一步就像给薯泥 “搭伙”,各种原料按比例混合,才能形成适合做饼干的坯料。
- 混合设备:卧式混合机和立式混合机
卧式混合机像一个 “躺着的搅拌机”,里面的搅拌桨叶旋转时,能把薯泥和其他原料充分翻拌、混合。它的搅拌力度均匀,不会出现局部结块的情况,每小时能混合 800-2000 公斤物料。而且出料方便,混合好的坯料能从底部直接排出,不浪费一点原料。
立式混合机则是 “站着干活”,搅拌桨从底部向上搅拌,适合小批量混合。它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每小时能混合 200-800 公斤物料,适合小型加工厂。比如家庭作坊式的生产,用立式混合机就很合适,既能满足需求,又不占太多空间。
在混合过程中,还可以用配料秤来精准控制各种原料的用量。配料秤就像一个 “精准管家”,能按照设定的配方,自动称量出面粉、白糖等的重量,误差不超过 1 克。这样混合出来的坯料,口感和风味才能稳定一致。
第四步:揉制面团 —— 让坯料 “有韧性”
- 混合后的物料揉成面团
混合好的物料还比较松散,需要揉制一下,让面粉中的面筋形成,使坯料更有韧性,这样做出的饼干坯不容易碎。
- 揉制设备:双辊揉面机和和面机
双辊揉面机有两个平行的辊轴,旋转方向相反,物料通过辊轴之间时,被反复碾压、揉制。就像手工揉面一样,能让面团变得光滑有弹性。它的辊轴转速可以调节,转速慢一点,揉制更充分;转速快一点,效率更高。每小时能揉制 500-1500 公斤面团,适合中等规模生产。
和面机则是集混合和揉制于一体的设备,先把原料混合,然后通过搅拌桨的高速旋转进行揉制。它的自动化程度高,设定好程序后,能自动完成混合、揉制全过程,省时又省力。大型和面机每小时能处理 2000-5000 公斤面团,是大规模生产的 “主力”。
第五步:醒发处理(可选)—— 让面团 “放松一下”
- 部分饼干需要醒发
有些薯泥饼干的坯料需要醒发一下,让面团中的面筋松弛,这样后续成型更容易,做出的饼干口感也更松软。醒发时间一般在 15-30 分钟,温度控制在 28-30℃,湿度 70% 左右。
- 醒发设备:醒发箱
醒发箱就像一个 “恒温恒湿的小房间”,能精准控制温度和湿度。面团放进醒发箱后,在适宜的环境下 “休息” 一会儿,变得更有延展性。醒发箱的容量有大有小,小的能放几盘面团,大的能放几十盘,满足不同生产规模的需求。
不过不是所有薯泥饼干都需要醒发,比如做酥脆口感的饼干,就可以省去这一步,混合揉制后直接成型。所以醒发是一道可选工序,根据饼干的种类来决定是否采用。
第六步:压延成型 —— 把面团变成 “饼干样”
- 面团压成薄片再切成坯
醒发好的面团(或不需要醒发的面团)要先压成均匀的薄片,然后切成饼干的形状,这就是饼干坯料了。
- 压延成型设备:压延机和饼干成型机
压延机有多个辊轴,面团通过辊轴时,被一步步压薄,直到达到需要的厚度(一般 2-5 毫米)。辊轴的压力可以调节,保证薄片厚度均匀,不会一边厚一边薄。压延机每小时能处理 1000-3000 公斤面团,压出的薄片光滑平整,为后续成型打好基础。
饼干成型机则能把压好的薄片切成各种形状,圆形、方形、动物形状…… 应有尽有。它的模具可以更换,想做什么形状的饼干,换个模具就行,非常灵活。成型机的速度很快,每分钟能切出几百甚至上千块饼干坯,效率超高。比如做圆形的薯泥饼干,用圆形模具的成型机,切出来的饼干坯大小一致、边缘整齐,特别好看。
第七步:坯料整理 —— 让饼干坯 “更整齐”
- 分离多余边角料
成型后的饼干坯周围会有多余的边角料,需要把它们分离出来,重新揉制利用,避免浪费。
- 整理设备:振动筛和输送分离机
振动筛通过振动,能把饼干坯和边角料分离开来,饼干坯落在筛面上,边角料从筛孔漏下去。然后通过输送带把饼干坯输送到下一道工序,边角料则送回揉面机重新利用。
输送分离机则是在输送过程中完成分离,它的输送带带有特殊的纹路或挡板,能把边角料推到一边,饼干坯继续向前输送。这种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不用人工分离,节省了人力成本。
第八步:坯料暂存 —— 等待 “进烤箱”
- 整理好的坯料暂存
成型整理好的饼干坯不能马上进烤箱时,需要暂时存放起来,等待烘烤。暂存时要注意保持坯料的干燥,避免受潮变软。
- 暂存设备:多层暂存架和恒温暂存柜
多层暂存架就像一个 “多层货架”,能把饼干坯整齐地放在上面,节省空间。它的材质是不锈钢的,不容易生锈,还方便清洁。
恒温暂存柜则能控制暂存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温度保持在 20-25℃,湿度 50%-60%,让饼干坯在等待烘烤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状态。适合对坯料品质要求较高的生产,比如高档薯泥饼干的制作。
从蒸煮压泥到薯泥饼干坯料,一共要经过蒸煮、压泥、调配混合、揉制面团、醒发(可选)、压延成型、坯料整理、坯料暂存这八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专门的设备 “保驾护航”。这些设备就像一个个 “技术能手”,分工明确又默契配合,把普通的土豆变成了可以烘烤成美味饼干的坯料。
在选择设备时,也要根据生产规模、饼干种类等因素来决定。比如大规模生产就选连续蒸煮机、大型卧式混合机、高效成型机;小规模生产则可以用蒸汽夹层锅、立式混合机、小型成型机。只有选对设备,才能让每道工序都顺利进行,做出优质的薯泥饼干坯料。下次吃薯泥饼干时,不妨想想它从土豆到坯料的奇妙旅程,感受这些设备和工序带来的美味魔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