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食文化丰富多元的
广东,休闲食品市场一直蓬勃发展。从传统的广式糕点到现代的薯片、肉干等,各类休闲食品凭借独特风味占据全国消费市场重要份额。据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数据,2024 年广东休闲食品产业产值突破 3000 亿元,这一成绩的背后,是覆盖多品类、自动化程度高的休闲食品加工生产线体系在提供坚实支撑。
广东休闲食品加工生产线的种类
广东作为全国食品加工核心产区,休闲食品加工生产线已形成 “传统品类升级 + 新兴品类拓展” 的格局,涵盖六大主流品类,每条生产线均结合广东气候特点与消费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
烘焙类休闲食品生产线
广式糕点是广东休闲食品的文化名片,老婆饼、鸡仔饼、蛋挞等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东南亚。其加工生产线已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核心设备包括:原料预处理阶段的智能面粉筛选机(可去除杂质并控制面粉细度在 80-100 目)、恒温糖料融化罐(温度控制在 60-70℃,避免糖分焦化);面团加工环节的双螺旋和面机(精准控制加水量误差≤1%,面团搅拌均匀度达 98%);成型环节的多头模具成型机(每分钟可生产 120-150 个糕点,模具更换时间≤5 分钟);烘烤环节的多层隧道式烤炉(如图 1),采用分段控温技术(前段 80-100℃醒发、中段 180-200℃烘烤、后段 120-140℃上色),配合红外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控,确保每批次糕点色泽偏差≤5%。据行业调研,广东现有烘焙类休闲食品加工生产线超 1200 条,主要分布在广州番禺、佛山南海、东莞茶山等产业集群区,其中年产能超 1 万吨的大型生产线占比约 30%。
**

alt 描述:烘焙类休闲食品生产线核心设备 —— 多层隧道式烤炉,银白色不锈钢外壳,配备 5 层食品级输送网带,炉体侧面有透明观察窗,显示内部正在烘烤的鸡仔饼,旁侧控制台屏幕实时显示各段温度(前段 95℃、中段 190℃、后段 130℃)与运行速度
膨化类休闲食品生产线
薯片、虾条、米饼等膨化食品是广东年轻消费群体的主流选择,省内现有膨化类生产线约 800 条,其中采用 “烘焙替代油炸” 工艺的健康型生产线占比逐年提升。以某知名品牌东莞工厂的薯片生产线为例,全流程包括:原料处理阶段的
土豆去皮清洗流水线(采用毛刷 + 高压喷淋组合,去皮率≥98%,损耗率≤3%)、
精准切片机(切片厚度控制在 1.2-1.5mm,误差≤0.1mm);预处理环节的
低温浸泡设备(加入柠檬酸溶液抑制酶促褐变,浸泡时间 15-20 分钟);膨化环节分为两种工艺 —— 传统
连续式油炸生产线(采用棕榈油循环过滤系统,油温控制在 170-180℃,油炸时间 2-3 分钟,配备真空脱油机,产品含油量≤25%),以及健康型
热风膨化烤箱(采用 360℃热风循环,膨化时间 5-8 分钟,含油量≤8%);*后通过
全自动包装线(配备金属检测与重量
分选功能,包装合格率≥99.5%)完成成品包装。这类生产线单条小时产能可达 1-1.5 吨,自动化率超 90%。
肉干类休闲食品生产线
广东人对肉干类食品的喜爱由来已久,牛肉干、猪肉脯、鱼干等产品兼具营养与风味,省内现有肉干类生产线约 650 条,主要集中在潮汕地区(汕头、潮州)与广州、深圳。其核心生产流程需严格控制卫生与温度,避免微生物滋生:原料处理阶段的
低温解冻库(0-4℃解冻 24-36 小时,保留肉质水分)、
精准分割机(将肉块切割成 3-5mm 厚的肉片,误差≤0.5mm);腌制环节的
真空滚揉机(真空度 - 0.08MPa 至 - 0.09MPa,滚揉时间 30-60 分钟,使酱料渗透率≥90%);烘干环节的
多层带式低温烘干机(温度控制在 55-65℃,烘干时间 4-6 小时,水分控制在 15%-20%,保留肉香物质);**环节的
微波**设备(**温度 70-80℃,时间 3-5 分钟,**率≥99.9%)。以潮汕某牛肉干企业为例,其生产线采用 304 不锈钢材质,配备 CIP 原位清洗系统,每批次生产后可实现管道、设备无死角清洗,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糖果蜜饯类休闲食品生产线
广东是全国糖果蜜饯主产区之一,陈皮糖、话梅、杨桃干等产品极具地方特色,现有生产线约 700 条。以陈皮糖生产线为例,核心设备包括:原料处理阶段的陈皮粉碎提取设备(提取陈皮苷等有效成分,提取率≥85%)、糖浆熬煮锅(采用电磁加热,温度控制在 115-120℃,糖度监测精度≤0.5Bx);成型环节的连续式糖果压片机(每分钟可压片 3000-5000 粒,片剂厚度误差≤0.1mm)、包衣锅(对糖果进行抛光包衣,包衣均匀度≥95%);包装环节的枕式包装机(配备充氮保鲜功能,包装密封性合格率≥99%)。而蜜饯生产线则重点配备糖渍罐(采用真空糖渍工艺,糖渍时间缩短至传统工艺的 1/3)、热风干燥机(控制水分在 25%-30%,避免蜜饯霉变),部分企业还引入异物检测机(可检测金属、玻璃等杂质,检测精度≥0.3mm),提升产品安全性。
**

alt 描述:糖果蜜饯类休闲食品生产线设备组合,左侧是 Φ1.5 米的不锈钢真空糖渍罐,罐体标注 “真空度 - 0.07MPa”,右侧是 4 层热风干燥机,透明视窗内可见橙黄色杨桃干,干燥机侧面显示屏显示 “温度 60℃、湿度 35%”,设备间通过食品级输送带连接
坚果炒货类休闲食品生产线
随着健康消费趋势兴起,核桃、巴旦木、开心果等坚果炒货在广东市场需求激增,现有生产线约 500 条,主要分布在肇庆、云浮等坚果原料主产区。这类生产线的核心在于 “精准控温炒制” 与 “去壳分级”:原料处理阶段的
坚果去壳机(针对不同坚果采用定制化刀组,去壳率≥95%,果仁完整率≥90%)、
筛选分级机(通过孔径分级,将果仁分为 3-5 个规格,分级准确率≥98%);炒制环节的
电磁加热炒货机(温度控制在 120-150℃,搅拌转速可调,避免坚果炒焦,炒制均匀度≥95%)、
调味拌料机(采用喷雾式调味,调料附着率≥85%);冷却环节的
风冷输送带(将炒制后的坚果从 120℃快速冷却至 30℃以下,避免余热导致口感变差);包装环节的
充氮包装机(氧气残留量≤1%,延长保质期至 6-12 个月)。部分大型企业还引入
近红外检测设备,可实时检测坚果水分与脂肪含量,确保产品品质稳定。
办理 SC 生产许可证的要求
根据《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与《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在广东办理休闲食品类 SC 生产许可证,需满足 “场所 - 设备 - 人员 - 制度 - 检验” 五大核心要求,不同品类还需符合对应产品审查细则(如《糕点、面包生产许可审查细则》《膨化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等)。
生产场所要求(新增细节)
生产场所需符合 “三区分离” 原则,即原料区(含仓储、预处理)、生产加工区、成品区(含冷却、包装、仓储) **分隔,且人流、物流、气流避免交叉。具体要求包括:
- 面积适配:根据产能计算,烘焙类企业人均生产面积≥4㎡,膨化类≥6㎡,肉干类≥8㎡(因涉及低温车间与**区域);
- 地面墙面:生产车间地面采用环氧树脂或聚氨酯材料(防滑、耐酸碱,易清洁),墙面采用食品级不锈钢板或防霉涂料(高度≥2.5 米),天花板采用弧形设计(避免冷凝水滴落);
- 辅助设施:配备洗手**间(每 10 名员工至少 1 个洗手池,配备感应式水龙头、**凝胶、干手器)、更衣室(每人 1 个带锁储物柜,配备紫外线**设备)、废弃物暂存间(密闭设计,每日清理,远离生产区);
- 特殊区域:肉干类企业需设置低温冷库(0-4℃,存储原料肉)与无菌包装间(空气洁净度≥10 万级,配备**空气过滤器),膨化类企业需设置油脂储存间(单独通风,远离火源)。
生产设备要求(补充规范)
设备需符合 “卫生安全、性能稳定、与产能匹配” 三大原则,具体要求:
- 材质合规:所有接触食品的设备、管道、容器均采用304 或 316L 不锈钢,禁止使用镀锌、铸铁等材质;
- 设备清单:需根据产品品类配备完整设备,如烘焙类需包含 “和面 - 成型 - 烘烤 - 冷却 - 包装” 全套设备,且无关键设备缺失(如未配备冷却设备将被判定为不符合要求);
- 维护记录:建立《设备维护保养台账》,记录设备型号、采购日期、维护时间、更换部件等信息,其中**设备(如微波**机)需每季度校准一次,温度传感器每年检定一次;
- 清洗**:配备CIP 原位清洗系统(针对管道、储罐等密闭设备)或专用清洗工具(如食品级毛刷、高压水枪),制定《设备清洗**规程》,明确清洗时间(如每班生产后清洗、每周深度清洗)与**剂种类(如次氯酸钠溶液浓度 50-100mg/L)。
人员要求(细化标准)
-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需具备食品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或 3 年以上食品生产管理经验,通过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组织的食品安全培训考核(考核合格分数线≥80 分),并取得《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合格证明》;
- 生产人员:需持有效《健康证明》(每年体检一次,有效期 1 年),上岗前需接受不少于 24 小时的食品安全培训(内容包括卫生规范、操作流程、应急处理等),且每季度复训不少于 8 小时;
- 检验人员:若企业自行开展产品检验,需配备至少 2 名专职检验人员,其中 1 人需具备食品检验相关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或取得食品检验工职业资格证书,检验人员需熟悉理化检验(如水分、糖度检测)与微生物检验(如菌落总数、大肠杆菌检测)操作。
管理制度要求(补充流程)
企业需建立 12 项核心管理制度,形成 “全链条管控” 体系:
- 原料采购验收制度:建立《供应商审核台账》,审核供应商 SC 许可证、检验报告等资质,每批次原料需抽样检验(如肉干原料需检测瘦肉精、微生物等指标),不合格原料禁止入库;
- 生产过程控制制度:制定《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SOP),明确每道工序的参数(如烘焙温度、腌制时间),并配备专人记录《生产过程记录表》(每小时记录一次关键参数);
- 产品检验制度:实行 “批批检验”,出厂前需检测感官(色泽、气味、口感)、理化(水分、净含量)、微生物(菌落总数、大肠杆菌)指标,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检验记录保存期限≥2 年;
-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明确不合格品的标识、隔离、评估、处理流程,禁止不合格品流入市场,若发现问题产品需启动召回程序,并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报告;
- 应急管理制度:制定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如原料污染、设备故障、产品投诉等场景),每年至少组织 1 次应急演练,并记录演练过程与改进措施。
检验能力要求(新增内容)
根据《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休闲食品企业需具备 “自检 + 委托检验” 相结合的检验能力:
- 自检项目:企业需配备基础检验设备,如烘焙类需配备分析天平(精度 0.1mg)、干燥箱、酸度计,肉干类需额外配备微生物培养箱、生物安全柜,可自行检测水分、灰分、pH 值、菌落总数等常规项目;
- 委托检验:无法自行检测的项目(如重金属、食品添加剂含量),需委托具备 CMA 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如广东省食品检验所、广州市食品检验所)进行检验,每年委托检验次数≥2 次(覆盖不同生产季节);
- 检验记录:建立《产品检验台账》,记录每批次产品的检验日期、检验项目、检验结果、检验人员等信息,检验报告需存档备查,若出现检验不合格情况,需立即停产并排查原因。
**

alt 描述:休闲食品企业 SC 许可证配套检验室,左侧实验台放置精度 0.1mg 的分析天平和 pH 计,中间是生物安全柜与微生物培养箱(显示温度 37℃),右侧是电热鼓风干燥箱,检验人员穿着白色实验服,手持移液器进行样品检测,墙面张贴《食品检验操作规程》与《微生物实验室管理制度》
SC 许可证办理流程(新增步骤)
在广东办理休闲食品 SC 许可证,需经过 “线上申请 - 材料审核 - 现场核查 - 审批发证” 四个阶段,全程约 20-30 个工作日:
- 线上申请:通过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上办事大厅” 提交申请,上传《食品生产许可申请书》、营业执照、设备清单、场所平面图等材料;
- 材料审核:监管部门在 5 个工作日内审核材料,若材料齐全且符合要求,出具《受理通知书》;若材料缺失或不符合,出具《补正材料通知书》;
- 现场核查:监管部门组织 2-3 名核查员,按照对应产品审查细则对企业进行现场核查,重点检查场所布局、设备合规性、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等,核查结果分为 “符合”“基本符合(需整改)”“不符合”;
- 审批发证:若现场核查通过,监管部门在 10 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颁发 SC 生产许可证(有效期 5 年);若需整改,企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并提交复查申请,复查通过后方可领证。
总结
广东休闲食品加工生产线已形成 “品类全覆盖、设备智能化、工艺特色化” 的产业优势,从传统烘焙到现代膨化,从地方蜜饯到健康坚果,每条生产线都承载着广东食品产业的创新活力。而 SC 生产许可证作为食品安全的 “准入门槛”,通过严格的场所、设备、人员、制度、检验要求,构建起休闲食品质量安全的 “防护网”。对于企业而言,不仅要满足许可证办理的基础要求,还需结合广东消费市场对 “新鲜、健康、特色” 的需求,持续优化生产线工艺与管理体系,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智能化技术(如 AI 参数监控、物联网溯源)在生产线中的应用,广东休闲食品产业将进一步提升效率与品质,为全国休闲食品市场提供更多 “粤味” 精品。